主持人:e-works编辑主任 孙亚婷
嘉宾:陕鼓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 孙为平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王乃周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 李刚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 黄军
圆桌讨论
孙亚婷: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e-works 管理信息化编辑部主任 孙亚婷
孙为平:现阶段,企业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手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应对大数据最根本的一点还是管理好企业的数据结构,不要随意建立各种各样独立的数据包,而是要建立一套唯一的数据,这也是最根本性的措施。我个人认为合理的信息规划可以解决数据唯一性问题,因为总体规划是站在业务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组织机构的角度考虑,每个业务有多少单位,每个单位有多少流程,每个流程有多少的表单,所有的表单梳理下来数据是很庞大的,把这些数据建立成唯一的一套主数据,这样大数据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也可以解决数据的存储和防止流失问题,从逻辑和物理上把数据问题解决掉。
陕鼓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 孙为平
王乃周:我个人认为,提及数据无非是三个方面:存储、处理、展示,数据量小的时候这个问题不难,但是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数据量的增长是非常快的,现在中信重工也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好在几年前我们上线ERP之前已经对公司数据做了相关的标准化,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使得无论在哪个体系之中我们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基于同一个标准,这是一个数据管理好的前提。关于数据的抽取、清洗、展示的方案我们还在积极调研中,试图找到一些好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支持数据管理的相关工作。
中信重机CIO 王乃周
李刚:谈到大数据,IBM认为是分为几个层面的。一个是数据的挖掘分析,IBM包括其他厂家都有一些好的产品,比如商务智能等,都是能够对大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对于企业来讲挖掘的数据是不是真正能够利用很关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些企业有微博,用户可能无意间对它的产品进行评价,过了一会儿,企业的人员就打来电话询问,这些企业已经关注到这部分数据,利用数据拓展他的业务。最后一块是数据的管理,企业的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对话的问题,对于业务部门而言,各业务部门对于自身业务数据都希望放在最重要最高级别的存储位置,但对于IT部门是需要把业务分级,存储也按高中低分级。IBM在前年就推出了一个智能存储目录,这个可以将存储按照高中低不同级别分组,有一个虚拟化的平台,使得IT部门和业务部门可以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对话,通过这个目录什么级别的应用,什么级别的存储就应该放在不同的等级中。但数据也存在生命周期,这些数据可是以通过后台虚拟化平台实现自动迁徙的,几年后这些数据应该从高端存储上迁移到低端存储上,这是智能存储目录可以实现的一个功能。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 李刚
孙亚婷:对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有何看法和打算?
黄军:在浔兴拉链内部的私有云是没有做的,但有租赁如传真、邮件等,我们的数据是存在他们服务器上面的,至于他们的后台是不是属于云架构就不清楚了。关于企业私有云,我们也是有想法的,那是因为碰到过一些困惑:各个部门建系统,什么服务器都有,在我接手的时候,机房里面的设备非常多,后来我们上了一体化的ERP的平台,实现运行后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整合,旧的数据也有所保留。之前的架构是服务器加存储,速度变慢了,所以我们想到用云的概念来做。当时我们重点考虑是数据安全的问题,ERP服务器厂商和ERP厂商都建议我们用云的平台来架构,但是考虑到ERP数据的重要性,最终还是决定在企业内部完成。后来我们买了IBM的产品,规划了3-5年的业务发展,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服务器很多,但业务又不能停,很多厂商建议我们重新架构一次,但我们又担心业务的连续性等问题。总而言之在方方面面遇到很多的困难,目前我们希望有一个比较灵活的平台,让我们业务能够连续性,并且硬件在不同的服务器,当然这个是比较理想化的,我们也在等待时机。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 黄军
孙亚婷:IBM在云架构方案上有哪些成功案例推荐给大家?
李刚:在国内,IBM 90%以上的云架构方案的收入是来自帮助企业建立私有云,另外还有不到10%的收入则是来自公有云,并且未来公有云是IBM投入的重点,同时也希望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实现的一块。IBM认为云计算的生态链中有三个角色:一是云的消费者,二是云的供应者,三是云的创造者。如果是作为云的消费者来讲,不用太在乎云本身,而是它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作为云的搭建者,更多是一些IT厂商,比如IBM。另外是云的供应商, IBM非常希望在国内找到一些合作伙伴,因为IBM有技术,但是我们缺少行业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说公有云是一个趋势,关键在于它价格便宜。对用户来讲,登录公有云,不用在乎计算是在美国发生的,还是在德国发生的,因为IBM全球有8个公有云的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规模效应,美国的用户提交需求之后,不用在乎这个计算在哪发生,如果美国的服务器资源紧张,它可以放到德国,美国的白天正好是德国的晚上,利用好这个时差,服务器的利用率非常高,通过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成本,按需付费,可以灵活使用。IBM明年的重点是找到行业的解决伙伴,并且会在苏州建IBM在国内的第一个公有云基地。
孙亚婷:IBM是如何解决公有云的安全问题的?
李刚:对企业来讲,不是说谈到云计算了,就要把所有的应用全放在云里面,或者说一股脑全放在公有云上,不是这样的概念。有些放在私有云,有些放在混合云,有些放在公有云,从公有云的安全性来讲,IBM在公有云安全领域,我们有很多解决方案,有机会可以找时间更多和大家进行分享。
孙为平:我认为云一定是未来的潮流,应该一切都建立云,不仅仅是IT,所谓的一切都建立云,显然是云计算的本质所决定的,我理解的云计算就是专业化外包,把专业的事情交给最专业的人去干,信息化是这样,生活是这样,工作其他领域都是这样。从IT来讲,要建立云,陕鼓在这方面也是积极在做。信息化里面有几个大块,我觉得一定要把这几个块切好,一块一块交给专业人员做,最近我们的机房外包给了电信,放在它的机房里。他们机房的管理水平显然比我们好很多,省心不少,我们只干他们干不了的事就行。专业化外包,承接商自己也是探索。我们最早是电脑维修维护业务外包,把我们的人修电脑的精力腾出去搞信息化,节约了人员的成本。把网络维修运维给一些网络维修公司,在公司现场进行服务的,紧接着服务器和数据库也外包,交给一个公司,他们不用住在现场,由于量比较小,定期来看看就行。ERP项目中,我们的机房也是外包的,我们还准备把中心机房外包。像邮箱这样的事情也是外包,交给最专业的公司去做,在信息化的领域中我们需要解决单个问题,单一问题一般都交给外面去做,软件里面写代码交给别人做。
在云计算方面,我们正在筹划的事情是服务器虚拟化,我们很可能做租赁模式,而不是自己建设模式,这样越来越靠近云了。我们的桌面虚拟化也是正在论证中,应用虚拟化我们已经走了一步,已经在很多领域尝到甜头。比如财务软件,合同等等,这都是私有云的软件,云就发挥作用了。其实我个人认为最大一个问题是思想问题,要说服很多人理解你的思路,接受你的观点,要充分理据说服他。其次,一定要全面的规划,而不是IT的规划,比如包出去以后我省钱还是费钱,省事了还是费事了,是管理起来方便了还是艰难了。
王乃周:我们现在已经用上云了,是在去年年底逐步开始做了一些云。过去有几十个服务器,现在就用四台服务器,服务器的虚拟化承担了全公司几十个服务。目前已经承担了1000个用户的量,就是做了一个终端虚拟化,信息终端做了一个应用发布和终端发布。目前使用每天是八九百人,2013年我准备把它扩展到2000人,现在虚拟终端是五个虚拟终端,我首先划分五种用户,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等等。从总体来讲,成本上降低了,我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感受,一个方面的感受是降低的是运维成本,一旦出现问题运维人员不用出机房,就在办公桌前即可解决了。另一个方面,机房用电省了很多,运营的费用省不少。
孙亚婷:制造企业IT部门与CIO的发展方向如何?
孙为平:我认为信息化机构的发展应该有四个阶段,至少装备制造业是这样的。
第一个阶段没有机构管,全部都是零散的,有些爱好者开发一些小软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树立企业对信息化的基本认识,至少认识它还有用,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信息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化中心。在这个阶段中,一般情况下是技术部门主导,这比第一阶段好很多,有专人,有组织去做信息化工作。这里面主要的还是技术定位,招聘身份也是技术定位。
第三阶段,信息中心和权力部门的合并,权力部门合并就是企业管事的,管人的,管钱的,管行政的这部分人合并。在陕鼓,则是跟负责企业的发展战略企划的战略部合并。这里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管理定位取代了技术定位。在管理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整合孤岛、共享数据。前一阶段形成了很多孤岛,需要打通信息链条,将一个个孤岛消除,连成一片,实现上下游数据和各系统间的数据打通。
第四个阶段,作为一个部门,即使是权力部门也不一定可以推动信息化,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贡献是如何创新,创造价值。信息链打通以后,下一步要干的事是什么?分析企业真正的经营管理的问题是什么?把问题找出来进行调整,调整组织机构、调整流程、调整预算,实现新的目标。这个时候,必须是企业高层领导说话,下来要协调权力部门。
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只是发展快慢的问题,很难说把哪个阶段可以跨越过去,所以必须在新的阶段中把问题解决掉。制造业企业IT部门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努力向CIO方向发展,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跨,可能有时候事与愿违,但是CIO有责任影响你的领导向这个方向变化。我们陕鼓是属于第三阶段,陕西的信息主管曾经有一个辩论:什么是CIO?当时给CIO定义做了界定,他的工作时间60%、70%以上管信息化,这个很多企业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高层领导里面,如果有这样的领导才能真正的CIO,所以从陕鼓目前的情况来讲没有CIO。
黄军:我先讲一下我个人对CIO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其实我觉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长他也是CIO,或者说是国家的CIO,不同的行业CIO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每个企业管信息化的人员,有的从软件过来的,也有财务出身的,转战各个部门,导致最后的定位不一样。我个人认为,首先CIO就是专注于信息化领域,所有的工作都是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来提高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让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CIO的职能是把信息化的工具落地,不断要监控管控;第三是要引导,引导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互相的过程。作为CIO,不可能什么都懂,财务不可能有财务总监厉害,战略没有总裁厉害,如果你不懂就跟人家没有沟通的语言,所以要学习,学习各种知识,还要结合新的技术,因为现在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很多公司很多部门搞流程管理,而我把我们部门定位为做专业的事,其他的不做,比如流程管理,我定一个制度,在各个部门选一个人,我们给他定岗位职责,定他的岗位要求和职能,让他们自觉来做这个工作,信息部门的定位是往这方面主动服务和引导其他部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圆桌讨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IT新技术挑战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