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株州冶炼厂提出把自己的生产、销售、供应等环节信息化,博通资讯在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方案,双方经过磨合,签订了一个标的为200万元左右的ERP项目合同,根据合同,这个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结束。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株冶又进行了机构改革,业务流程重新调整。这样,原定的项目许多方面都必须根据新的要求进行更改。结果,项目的周期不得不延长,投入费用膨胀到了500多万元。
在ERP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像株冶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于是,难免有人对ERP产生了质疑:ERP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救命稻草还是陷阱?博通资讯的回答是:“也许ERP不是中国企业的惟一选择!”
通常来说,ERP的需求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企业管理者需要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 ;二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利用技改项目进行其他项目的启动 ;三是一些企业的总部完成了信息化,作为分公司也必须进行信息化。这之中一个共同点就是,ERP项目一般都是由高层管理者或总工程师拍板实施,而具体的应用者却是员工。也就是说,决定用ERP的是少数人,而使用ERP的是绝大多数人。ERP的决策者想像的情况往往与实际的应用有很大的出入,这一点对ERP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另一方面,大型企业ERP的实施时间通常需要1年以上,在实施过程中,企业机构很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都可能与最初预想的不一样,这就迫使ERP进行不断的改进。“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ERP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始无终的黑洞项目,甚至有可能拖垮企业。”
那么,除了ERP,我们还能选择什么?博通资讯为此推出了EMRP。
基于ERP软件出现的种种问题,EMRP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博通资讯营销总公司总经理彭刚说 :“EMRP关注的重点是与中国企业经营直接相关的营销部分。根据调查,企业的营销成本已经占到了30%~60%,而且很多企业老板只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物流、资金流及人员的状况,所以不需要对每一个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
南京有家化工厂想上ERP项目,博通资讯根据对其生产流程的分析,建议“不如上EMRP”。这个项目除了准备运行数据外,基本没有什么波折,整个实施加数据的准备不超过5个月。同时企业投资小,风险降低了。
ERP没有错,但有时候砍掉一些并不关键的细枝末节或许会更适合中国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天天在变的企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不是惟一选择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