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第四届e-works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预祝这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我不知道大家对赛捷公司是否有所了解。我个人的感觉,包括我和一些朋友在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赛捷目前在中国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包括我有一些朋友或者这个行业里的朋友,甚至于我们的一些客户,跟我开玩笑说,你们做游戏软件的怎么现在开始做ERP了?大家可能知道,在游戏软件行业里有一个叫SEGA的公司。我们是SAGE。大家要注意我们的发音不同。
赛捷公司在中国ERP市场上,作为公司本身,确实是新来者。我们正式成立于去年,赛捷公司进入中国是去年5月份。大家留心一下去年市场上有一些宣传。在这之前,我们的产品进入中国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已经有1000多家客户。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赛捷公司的基本情况,赛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从事ERP、CRM及其他管理软件方案的提供商。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球排名比较靠前,去年年收入超过了16亿美金,今年上半年6月底,我们全球收入已经超过11亿美金,赛捷公司在全球管理软件的前5位。
赛捷软件华北区总经理 张琼晓
赛捷公司的定位是中小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专业管理软件公司。我们更多的面向中小型企业,或者这个企业有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座的观众很多是企业人员,你们会发现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前面几位嘉宾也说了,在这样快速发展环境下,绝大多数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来说还是处于中小型的范畴,仍然面对着非常严峻的国际化竞争和市场的变化。如果企业不是在某个行业成为垄断寡头,就没有办法影响整个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适应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有一定的特色,要适应行业,就必须随着行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调整。如果这个调整需要非常快速,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变革要非常到位。
另外,在管理方式之后,我们需要管理手段或者管理工具必须能及时的跟上,否则会出现管理制度跟上了、管理方法提升了,但是我们没有工具保障,我们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方式就没有得到完美的体现,就是我们的手段没有跟上。
在中国,赛捷的产品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我们也遇到很多客户,其中有一些也是全球500强知名品牌,也有一些是本地化的公司,包括民营企业。甚至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客户,它是做竹筷子的,销售额有3个多亿,企业的领导虽然是在农村出身,但是眼光非常高,自己参加EMBA的培训,自己引进ERP,他对ERP能做什么最开始并不清楚,但是通过这个软件的使用,他越来越清楚ERP能做什么了。
作为厂商来说,我们认为企业的信息化怎么来做,从厂商的角度我们希望把这方面的理解跟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或者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
信息化规划的现状。我们以前看到的所谓信息化孤岛,是指小的信息化孤岛,有财务、库存、计划、销售等,这些是我们的核心关键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之间是互相隔离的。企业都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集成系统,互相之间没有联系,老板需要报表的时候,一个一个的拿报表,三张报表放在一起,应该对上的数字对不上,这是小的信息化孤岛带来的问题。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现在小的信息化孤岛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随着信息化范围大了,我们的库存、客户管理、资产管理等又产生了隔离,大家使用不同的系统,这些软件之间,由于没有特别好的沟通,又形成了大的信息化孤岛。
规划主要承担着的变化。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信息化规划最早是由企业内部人开始做的,那时没有人帮你,只有自己人来做。当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发现原来自己做可能眼光不够、理解不够、深度不够,这时他就会说,我是不是能够请一些外脑,或者请软件商来做,这样我们发现软件商开始承担这样一个角色。后来我们又发现软件商是功利的,很多都是基于自己的角度,我的软件能做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这时候企业就不高兴了。而第三方的概念也随之出现了,比如咨询公司,它比较独立于软件商和企业之外,由咨询公司来做规划,这是第三个过程。这个阶段又发现一些问题,作为咨询公司来说,他往往只能提出一些理念、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很难直接得到实现,仍然要跟企业、软件商进行沟通。我相信在座各位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说找一家公司做BPR,做完了以后再找软件商,发现这个东西好象不那么容易实现,因为是非常理想化的东西。这时候又出现了需求,能不能找一些有独立咨询能力的软件商,他对自己软件技术有一定的把握,又有独立咨询能力,不仅仅拘泥于自己的软件,我可以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给你一些引导目标,然后在软件的角度上帮助你得到这样一个功能的实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信息化规划的框架和内容。我们信息化规划是有几个原则的,比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小步快跑、持续改善,分级改进、平滑过渡,制定有限的项目目标,做好知识转移工作,围绕提高效益展开。我们一定要做到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要达到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总结、评估、优化、提升。
管理实际上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管理工具不断的提高,管理手段要跟上,同时管理工具的效率增强,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管理方法的提升。这一点在实施过程中是非常有体会的。有时候企业自身的需求,在刚开始自己并不知道,他只能看到在目前能达到什么目标,但是经过工具引导之后,他会发现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做,这样对管理本身是一个提升。同时,企业的需求只要是存在的,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从软件角度来说,也会试图帮助企业,提供企业想要的工具。
信息化规划的任务,比如说我们要明确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框架、体系、实施计划等。有几个关键议题,我这里就不展开了,下面是信息化规划的一些内容,分几个步骤:
第一,明确企业的战略和组织架构。企业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定位的公司,未来想发展成什么样的程度。比如说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什么样的财务、什么样的业务,什么样的人员,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等等,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东西。
第二,要梳理业务流程。就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树立业务流程,我们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平常我们业务怎么样做,包括今后我们的业务改善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要做业务梳理工作。
第三,信息化战略定位。我们的战略定位,就是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我们认为企业主要信息应该集中于数据中心,而不是说这边凑一块,那边凑一块,这样就有可能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我们需要有一个计划。在做计划战略的时候,对以下要进行充分认识,如统一信息化平台的规划、应用系统的规划,这里应用系统的规划,ERP只是中间的一块,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说SCM,CRM等。另外要注意的是战略决策支持的规划。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图表(PPT),这个图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数据展现形式最后是什么样的方式,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为基础的。
第四,我们要配备人员,安排人员培训。这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企业一把手应亲自参与,而且这个企业一把手不是狭义的概念,不是老总挂帅,包括各级部门的一把手,这些事情要具体的负责到每个部门,一把手必须对本部门负责。当部门跟其他部门协调的时候,你也要对本部门工作负责。在部门当中还需要项目监理,第三方的角度来监督。但是ERP必须由人操作,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员工的培训。这里涉及到传递,就是软件公司把对软件的理解传递给用户,我们的用户要把他对需求和目标的理解传递给软件公司,这样双方才能把今后的目标明确出来。否则,有一句话叫鸡同鸭讲,就是你讲你的,我听我的,大家没有共同目标,这件事情就很难做下去。
第五,项目论证,选择供应商,分阶段实施。我们前面知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人员,然后我们就要看找什么样的人来做。当然可以选择自己人来做,但是这不是推荐的方式。我们要找什么样的供应商帮助我们做这项工作?这里我们提出来,选软件供应商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软件功能是否有拓展性、开放性、联系性?是否有行业经营和成功案例?以及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售后服务?这是都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要做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做整体规划,但是一定要做分阶段实施,我们不可能一口气吃一个胖子。
第六,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监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基础数据的整理,然后是共同参与。
第七,验收与培训。我们需要做有效的磨合测试,要求提供一定期限的用户培训。
第八,效果评估。做完效果测试以后,我们肯定要做评估。业界很多人会说,这个企业做这个工作之前,销售额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做了之后,我们的销售利润提高了多少。我更加喜欢另外一种方式来评估这个问题,因为销售收入提高和利润提高很大情况下是依赖于市场的改善。我可能用另外一个说法,我们的效率是否得到提高,比如原来要做一个小时的事情,现在半小时就处理完,这就说明我们有所提高。
第九,后期的更新与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一旦完成以后,很多东西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改善。
由于时间的关系,后面还有一些内容有关风险的,就不花太多的时间讲了。
这里给大家看的图是我们赛捷的一些品牌和客户,绝大多数客户是在中国可以看到的,我们的用户群在全球已经超过130万家企业,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属于客户最多的公司,我们品牌有非常多的选择,这里只是抽选了一部分的品牌。
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软件例子,我们软件如何帮助客户实现目标的。我不花时间去讲了,希望今天我比较短的演讲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作者在e-works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年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张琼晓:企业信息规划与IT实施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2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