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本控制,往往都是管理的重心,营建业也不例外,相较于一般制造业与买卖业以存货成本做为成本归属中心,营建业的型态却是以项目为主,套用会计的专业术语,就是在建工程方法的成本管理。
在建工程成本和存货成本同样都是用来管理企业投入生产的材料,人工,制费的金额,但是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做预收款,另一个则是当月就进行成本移转。
在建工程根据项目的预算进度和完工比例,决定所有和项目有关的收入与费用摊提的比率,也就是说,所有的收入与支出的发生,不是直接根据进销领缴凭证,而是间接经过在建工程科目的完工比例进行摊提。
制造业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则是直接根据进销领缴凭证,和工令号码的勾稽关系,利用月加权平均法和COSTROLLUP的方法,由原料>半成品>成品一阶一阶计算,尤其月底工令跨月生产时,就更须注意约当成本分配问题。
如同贸易业一般,贸易商是依据订单资料进行采购,所以较少存货问题,不过后来贸易业也渐渐增加存货比重和大单采购以压低进货成本。
营建业原先也是没有存货,基于成本的考量,渐渐也有材料存货成本管理的问题,因此整合营建业在建工程成本与存货成本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软件业的经营型态和营建业其实是较为接近的,因为软件业若是承接项目设计CODING,其做帐行为以在建工程的间接方式,可能较能确保收入与成本的平均分配。
当然成本的管理,绝对不是仅仅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因为一套好的营建管理系统,其前端由预算>合约>自动排程>施工日报>在建工程>成本计算,本身就是一个ERP内稽内控的管理循环,因此,对于软件业项目进度成本控制,也必须以在建工程的角度,搭配一套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项目进度控管,如此结算出来的成本才有“管理”的真实性。
同时以内稽内控八大循环中,下列上市上柜营建业已经开发完成的系统除了前三大循环会因为行业别不同而有差异,其它部份就管理上而言是相同的。
营建业和制造业及软件业的较为不同的需求:
1.销货与收款循环
2.采购与付款循环
3.生产与成本循环
营建业和制造业及软件业的完全相同的需求:
1.薪工循环人事薪资系统
2.固定资产循环固定资产系统
3.融资循环融资系统
4.投资循环投资系统
5.财务系统会计总帐系统,出纳票据系统,发票系统,应收付帐系统
ERP系统强调的是落实ISO内稽内控八大循环PDCA,不管是营建业,制造业与买卖业,对于一套帐的“管理”需求,绝对不会因为是传统产业(如制造业)而褪去光彩,相同地,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如软件业)的管理也不会因为经营型态的不同而能有其它快捷方式,透过对营建业和制造业实际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与了解,让我们再一次了解到对“管理”的研究和追求是永无止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从营建业在建工程成本看制造业与软件业 ERP 系统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