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利润的损失。因此对于信息化的投入,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回报,这是所有企业经营决策者在做出决定时最关心的事,我想这也是这些年围绕着企业实施MRPⅡ/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信息化投资的特点
信息化的投入,特别是MRPⅡ/ERP项目的投入,是一项特殊的投资。首先这种投资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投入过程,企业一旦选择信息化之后,可能产生一次性的购买硬件和软件的费用,但随之而来的相应的维护和服务却是一项常年的投入,特别是由信息化而引发的对企业整体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的需求,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投资过程,因此一般评估信息化的投入,我们采用的是总拥有成本(TCO)这样一种说法,它包括有资源的成本、管理的成本、技术支持的成本和最终使用的成本。
其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它涉及的是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很难有一个绝对化的指标来说明它所产生的回报,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从而使管理者不能明确其要害,要么盲目投入,要么不愿意投入。
最后,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将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由于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旧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确立,双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换,使得人们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时期将大大的增加,其间很多没有预计的成本将不断产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由于这种投资的特殊性,很多管理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往往会出现项目的拖延,甚至半途而废,其结果是产生了更多的投入,去弥补他们认为的失败,结果是花了很多钱,却造就了一个吃钱的系统。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良结果的发生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决定投入的时候,就明确地知道我们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回报,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以明确的、量化的标准来判断应该做什么样的计划,应该做什么样的投入,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APICS曾经提出过一个A级MRPⅡ的评价标准,但现在看来它的评价体系只是从一个侧面来描述了MRPⅡ项目的结果,比如“库存量”、“资金周转期”等,应该说这些标准只是企业的一系列事务处理过程的评价。但随着企业市场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的评价体系的根本点,已经从对业务过程的评价,提升到对企业价值的评价的要求,除了对“库存量”、“资金周转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对“企业投资回报率”、“市场价值”、“股东投资增值率”等的评价。因此对于一个ERP项目而言,更需要一个全面的评价手段,来明确地反映它的项目效果,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报到底有多大。
SAP的做法
SAP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从产品推向企业的同时就开始了企业信息化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开发。1996年,美国著名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就受SAP邀请,对SAP用户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同时提出了一套当时的ERP项目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中,包括项目驱动因素、事务处理指标和关键成功因素等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
1.项目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现实的ERP项目主要有三种驱动因素。对于那些市场较成熟、产品变化相对不大的行业,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业等,驱动他们实施ERP的因素是:关注业务成本的降低;对于产品急剧变化、市场高速增长的行业,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电子行业等,这些项目关注的是:提高响应市场和技术的能力;对于综合性的集团型企业,他们关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通过对项目驱动因素的评估,实际上是为整个项目寻找到了一个基点和一个总体目标。
2.事务处理指标:对于事务处理的评估,可以分为战略性收益和经济收益,战略性收益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收益,比如业务处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对客户的响应度和灵活度、成本和业务活动及对新的应用的基础架构等;经济性收益是用价值来评估项目引起的业务流程变化而产生的效益,它包括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IT成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和供应管理等。
3.关键成功因素:根据ERP项目实施的过程,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是从项目管理、高层支持、培训、管理改革、合作伙伴管理和流程重组等方面进行的,在这里又对每个因素进行具体化的衡量,比如项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资源、团队、技能和管理,高层支持包含有目标、活动等参与度指标,培训则包含费用、内容和时间,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见度等,合作伙伴管理包含有角色、价格和经验等,流程重组则包含费用和时间。
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之上,SAP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他们的目标就是研究企业信息化的ROI,并将其结合入SAP项目的实施中。
这一个评估体系由三个层面所构成:评估目标、关键要素、关键绩效指标。“销售和分销”是评估的目标,“销售周期管理”、“订单履行”、“仓库管理”和“运输管理”是在这个行业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而对这些关键要素,必须有可量化的绩效指标来明确地进行衡量,比如例子中的“订单输入时间”、“及时交付率”、“最佳销售时间”和“询价周期”等,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又有相关的行业基准和实施经验作参考,以帮助用户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实施方向,保证项目的成功。
MRPⅡ/ERP项目对企业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不断发展的企业而言,现在不是讨论上不上项目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怎么上,如何尽快实现的问题。而对于产品的供应商和咨询服务的提供者而言,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以帮助他们真正的从管理信息化中获得效益,而一个明确、有效的评估方法则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现在能够明确地向用户提供这样一个评估体系的供应商还很少,其主要的原因是这是需要一个庞大的知识基础才能实现,SAP之所以能向广大的用户提供这样的知识,是基于其27年的知识积累,和全球20000多用户的智慧的结晶。对于中国的用户而言,SAP公司一贯提倡的“100%的承诺,100%的成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系列切切实实的行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项目的实施中赢得信息回报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