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初,日本大地震,丰田、日产、本田等汽车巨头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全球汽车行业,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也造成巨大冲击,东风日产,广汽本田纷纷减产,使汽车以及零部件行业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汽车行业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先是2010年产销量实现高速增长,连创新高,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后是进入2011年,随着国家明确提出改变发展方式,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各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取消,汽车市场出现拐点。数据显示,2011年2月,中国乘用车产销虽然达96万辆,环比下降却超过三成,其中各车型产销环比均为负增长,降幅都在30%左右。汽车行业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上述事件,让大家对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尽管各大厂商都一如既往地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但在新形势下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如此。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在其发布的《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报告》中,明确指出“原材料价格上升、来自OEM的降价压力和同行价格竞争是汽车零部件厂商今后的三大主要挑战”。
对于那些具有混合制造模式特征的零部件企业,例如汽车仪表、空调,照明等类型来说,除了上述挑战,还要面对外部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薪酬上涨的压力,以及企业内部,产品和客户多元化,机电一体化管控和混合生产协同所带来的管理上的挑战。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汽车仪表制造企业之一,上海日精仪器有限公司对战胜这些挑战充满信心。在2010年成立15周年之际,公司发布了最新的中期事业计划,准备在未来几年实现年度15%以上的增长。“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海日精的副总经理丁原先生胸有成竹。在丁总看来,公司规范化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持续高速增长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上海日精仪器缘何对自身管理如此自信呢?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规范化的管理
上海日精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的仪表制造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汽车仪表和摩托车仪表两大系列,主要用户覆盖国内主流合资汽车制造企业和摩托车企业。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奋斗,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跻身于国内领先水平。
上海日精仪器的生产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方式。产品所用零部件主要由公司自行生产后进行装配,总量有7000多种。零部件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包括面板、框架等塑料件;指针、支架等金属件;PCB板、机芯等电器件。零部件的数量和形态的多样性造成公司生产工序多,生产类型复杂,具有典型的混合制造特点。如下表所示:
不同的生产模式有不同的特点,生产计划和控制也有不同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并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部件生产出来后,再通过总装线装配到一起,最后交付给客户。这给企业的排产、采购、库存、物流等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要求上海日精仪器的生产过程实现非常精细的管控。
而这正是上海日精引以为豪的地方,作为一家日系管理特点鲜明的制造企业,通过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海日精仪器做到了这一点。走进上海日精仪器公司的厂房,可以看到,异常整洁的制造车间内,所有的生产设备和过程看上去都井然有序。总装线上大屏幕指示装配,线边倾斜式滑道投放物料,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成品、半成品包装整洁、标识清晰。高效规范的生产管控,无处不在的细节考虑,显示了一家精密仪表制造企业的良好的管理功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良好的管控,同样也离不开信息系统的作用。“能够管控好复杂的生产流程,实现规范管理,公司实施的ERP(QAD)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日精仪器的丁原副总经理这样描述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信息化历程
从上海日精仪器建厂初期开始,公司就对信息化投入了很大的关注。上海日精仪器公司信息经理王建华先生介绍,公司的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1 上海日精仪器信息化发展历程
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各项管理都很薄弱,自行开发的物料生产管理系统为公司在中国导入产品,启动生产制造,完成为本田等主机厂供应仪表任务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随着公司产量提升,管理要求有了提高,陆续引入了零散的本土系统,主要是财务系统和物流生产管理系统。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方面的支撑。
总之,在各个阶段,信息系统都为上海日精仪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公司业务达到管理的要求。但信息化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公司产销规模的快速提升,零散的本土化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精益化管理和快速响应的需求,表现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都非常典型,是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通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下表进行了说明:
面对这些问题,仅仅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持续投入人力物力,效果却很有限,整体性的替换是更好的选择。为了更好的满足业务需求,上海日精仪器决定启动新的ERP项目,即上图信息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引入集成化的行业应用系统替换现有系统。
正确选择,成功的基础
作为一家日系特点显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海日精仪器在软件选型工作上制定了非常细致的方案,重点考虑业务的匹配和员工的充分参与。
考虑到公司的发展需求,上海日精仪器信息管理部门认为新的系统首先要在业务上有足够的匹配度,帮助实现机电一体化、混合生产模式的精益化管理,其次更要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不仅仅只考虑现在,而是包括今后三五年,甚至是未来十年的发展需求”,信息经理王建华说。为此他们制定了完善周密的选型方案,选型评估方案以产品功能、顾问经验水平、公司实力、服务水平、成功案例、总体投入五个方面为考核标准。
产品评估的重点是产品的业务和功能匹配评估,为此上海日精仪器专门制定了详细的评分表,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打分,详见下表。
上海日精ERP项目组秉承持续改善的精神,认为项目不只是信息化部门的事情,而是公司整体业务改善的一环。从选型开始,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评小组,吸收公司生产、物流、财务部门骨干集体参与,综合评估,择优选择。
经过多方比较,上海日精仪器择优选择了QAD公司专门为制造业提供的ERP解决方案MFG/PRO。回顾当初选择QAD的ERP系统时,信息经理王建华总结了以下原因:
1) QAD的ERP产品功能比较完善,能满足公司目前和将来10年内的业务发展需求,能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经过在制造业多年的积累,QAD形成了比较优秀的管理思想体系,能够满足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需求。
3) QAD在制造行业有众多成功案例,特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机电一体化制造模式企业的成功案例,提升了企业选择QAD的信心。
4) QAD的实施顾问团队非常优秀,有丰富的同行业实施经验,能对企业的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
“QAD是我们综合各个方面,作出的最优选择,特别是QAD对公司业务需求的支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建华介绍到。
业务匹配,成功的保证
众所周知,ERP是非常重视业务实现的信息化项目,ERP必须要满足企业的生产模式与行业特点,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努力付诸流水。那么上海日精仪器选择的ERP系统要满足哪些业务要求呢?
上文介绍上海日精仪器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混合型制造企业,拥有冲压,注塑,印刷,贴片,装配这些混合的生产类型。因而,有着诸多此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生产制造过程环节多且复杂,如何实现准确的各级别计划?
另外,作为主要为日系整车厂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客户普遍采用各类精益生产方式,物流供应要求很高,需要小批量、高频率的零件供应,上海日精如何实现快速的响应?
类似这些问题都是困扰企业很久的难题,上海日精用户希望借助信息化项目对这些难题给予解决。QAD ERP在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下表对这些典型问题和QAD软件的应对做了说明。
QAD的ERP系统正是在这一个个实际业务上满足了上海日精仪器的要求,才使得选评小组做出了选择产品的决策。经过正式实施应用,软件在业务上的高匹配度,也让上海日精仪器的员工感觉到信息化给日常工作提供的高效支持。
注重流程,成功的实现
上海日精仪器的QAD ERP项目,主要实施了QAD的MFG/PRO解决方案的5大核心模块:计划与生产、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
图2 五大核心模块
在项目实施之前,上海日精仪器与QAD实施顾问,双方事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沟通的重点目标是保证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匹配日精仪器规范的流程和精细的管控,这就需要对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的关系进行梳理。
在很多企业中,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企业也通过了诸如ISO9000等质量认证体系,但多数却并未应用到实际业务过程中,特别是应用到信息系统中去。形成了“流程一张皮,系统一张皮”,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名存实亡。而上海日精仪器更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能够和信息系统真正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系统的执行操作,让业务流程贯穿于其中,并最终实现管理制度的落地。
基于这样的目的,双方项目组成员综合考虑上海日精仪器的业务流程和QAD的Q-advantage实施方法论,制定出实施的方法和计划。通过这样的实施方法,有效的将ERP系统操作与上海日精仪器的日常运作流程、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管理文件体系整合起来,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下图说明了管理体系流程和软件操作手册的对应关系。
图3 业务流程与软件操作的对应
经过双方项目组10个月的努力工作,项目顺利实施上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
1) 有效的控制了库存,缩短了库存资金的周转时间,降低了约40%左右。
2) 财务结帐更加高效快捷,关帐及出报表时间大大提前。
3) 系统帮助实现了对库存的动态管理,使库存更加准确,能够更有效降低库存和成本。
4) 系统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使各部门运转更加流畅,帮助企业在产销持续增加情况下实现规范管理。
5) 帮助企业各业务版块之间的协同更加有效,沟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
6) 有了系统的辅助,大大提升了企业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ERP系统的应用,帮助上海日精仪器实现了规范的管理,理顺了企业的工作流程,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的认可程度。用副总经理丁原先生的评价就是“感觉QAD系统非常可靠,实用。帮助公司管理更加规范和精益,值得用户信赖!”。
信息化展望
上海日精仪器的ERP系统上线应用已有一段时间,目前ERP系统的应用已日趋平稳,新的信息化建设又提上了议事日程。王建华透露,为满足企业管理持续精益化的要求,下一步将在两个方面实现QAD ERP的深化应用。首先是逐步推进实施EDI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应用,提高信息的集成度和信息处理效率。然后是在物流管理中逐步实施条码管理,以适应精细化的生产和物料管理需要。
除了这些具体的系统应用,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将管理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结合得更紧密。管理信息化并不仅仅是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而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
作为日系管理特点鲜明的企业,信息系统需要帮助上海日精适应越来越规范和精细的管理。上海日精已经通过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很多领域的管理信息化,现在的难点是整合信息化资源,实现跨业务,跨流程的协同。
在王建华的心中,未来的信息化目标,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将公司内核心的业务纳入到信息系统当中,通过核心平台整合起来,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资源整合化”。下一步,上海日精仪器将以QAD ERP为核心,整合公司内部分散的业务系统,例如金税、HR、OA、辅料、备品备件、模具管理等,使信息得以共享,提高业务协同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图4 信息系统的整合
QAD ERP的实施是一个标志,见证了上海日精仪器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信息化在上海日精仪器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大,价值正在不断体现。我们相信,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整合的提高,必将为上海日精仪器的持续增长提供的强有力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QAD助力上海日精仪器实现持续增长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2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