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积极选择引进实施ERP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ERP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结合ERP产品的应用,在基于企业Intranet和Extranet构成的混合网络中有效实施部署ERP产品,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责任部门正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必须指出:合理的规划部署,不仅仅直接影响到ERP产品各项管理功能的有效实现,更直接决定着整个ERP系统的运行性能。在对国内众多ERP实施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企业ERP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性能瓶颈,这一方面固然和选择的产品本身性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对ERP产品的部署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有重要的关系。
复杂应用系统的解决之道三层结构设计
业界当前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是三层结构设计,例如基于微软体系架构的金蝶K/3ERP系统就是使用典型的WindowsDNA三层体系结构。它具有数据访问安全性、增强的事物对象管理、高可用性、强大的可扩展性等突出特点。
特别是在可扩展性方面,K/3ERP的三层体系结构体现了业界倡导的自由扩展方案技术精髓,它可以允许用户针对不同业务复杂状况对K/3系统运算负荷能力的需求而在方案中做灵活的扩展处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三层结构设计中,ERP产品可以划分为至少三个逻辑层:Presentation(表示层)、BusinessLogic(业务逻辑层)、Data(数据层)。表示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客户端,它可以是32位的Windows界面客户端,也可以是基于浏览器的瘦客户端;数据层就是对应于专业的数据库服务,例如:Oracle/DB2/SQLServer等);业务逻辑层则集中体现了ERP厂商的产品功能,通常又被称为中间层。
表示服务层负责:
–从用户收集信息
–将用户信息发送到业务服务层做处理
–从业务服务层接收处理结果
–将结果显示给用户业务服务层负责:
–从表示层接收输入
–与数据层交互执行已设计的业务
操作(业务逻辑,系统服务等)
–将处理结果发送到表示层。
数据服务层负责:
–数据存储
–数据获取
–数据维护
–数据完整性 实际上,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很清晰的可以看出,ERP的运行性能无外乎就是如何提高每个逻辑层的工作效率,以及最大程度的发挥各个结构层之间的协同效率。
基于三层结构的ERP部署规划设计
我们看到,三层结构下的ERP规划,从本质上讲就是如何对客户端主机、业务逻辑层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规划部署的过程。企业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企业伴随着成长发展,需求一定会发生增长;另一方面,成熟的企业ERP通常会选择“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策略。因此负责的ERP软件厂商应该并且能够预见到企业的需求扩展同时在部署方案设计上予以体现和支持。
下面我们就从一个企业的模拟案例出发,看看分层结构的ERP如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简单到复杂的扩展方案调整,贴身的满足企业的应用压力需求。
企业初期方案(ScaleInone)
某企业目前的业务需求比较简单,使用用户也仅局限在某些核心部门,人数不过十几、二十个人。这时的规划方案将企业使用到的所有服务都安装在一台服务器设备上,这种形式称为ScaleIn(向内扩展)。
该方案在一台服务器上实现三层结构的全部工作。简单实用是该方案的最大特点,而且三层结构的ERP产品还支持未来的方案扩展。
企业发展中期:分层部署方案(ScaleOut–Tier3)
一段时间以后,企业的业务得到长足发展,ERP的应用也体现出其有效的价值,老总决定在企业多个业务环节全面推广应用ERP产品,用户也普及到所有的关联工作角色岗位。这个时候,产品技术人员评估该企业原有的服务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业务压力,因此建议客户将业务逻辑部分(图示中的COM部分)剥离出来,部署到一台新增加的服务器上,原有的服务器继续运行数据库服务。该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
实践证明,该方案不但有效保护了客户的前期投资,并且成功的满足了客户急剧增长的业务压力需求。
在该方案中,针对比较复杂的业务需求,将三层结构对应的服务分布安装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这种形式称为ScaleOut(向外扩展)。
大型集团企业的高端应用解决方案:三层部署集群方案(ScaleOut–Tier3Cluster)
客户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子公司遍布全国的大型集团企业了,面对复杂的ERP业务运行,在企业信息部门和厂商技术支持部门的密切合作下,系统运行一直都非常稳定可靠。但是老总似乎见不得信息主管有半刻消停。这不,集团会议新近决定收购一家配套生产企业,并且要求两个月内完成ERP在新部门的实施。
经过评估,为了满足新增加的需求,企业数据库服务器不需要增加,但是需要增加一台业务逻辑服务器(中间层服务器)。而信息主管则提出,希望随着这次服务器的增加,一次性添加两台业务逻辑服务器,以便为下个月的企业收购计划作准备。问题在于业务逻辑服务器已经达到五台,信息主管希望通过集中的方式管理和配置所有的业务逻辑服务器,并且希望日后系统的性能提升可以简单通过业务逻辑服务器的添加来完成。
这个时候,厂商的技术人员建议客户考虑使用业务逻辑层服务器的集群部署方案(Cluster)。具体可以采用微软的ApplicationCenter2000来完成所有集群的部署配置和管理。实践证明,使用服务器集群可以有效的提升ERP业务逻辑的处理运算能力,并且大大提升整体系统的可用性。而采用专业的集群管理软件则能够减轻管理员面对高度复杂业务逻辑服务器群的日常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水平。
概括来说:当客户业务需求在进行了三层结构分解以后,硬件平台依然无法达到性能负荷要求时,传统的思路会要求客户选择替换原有设备,转而使用性能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的高端服务器。这对客户的原有硬件投资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高端服务器的采购费用将是非常惊人的数字。金蝶K/3ERP产品支持使用集群的方式扩展服务器对系统业务的处理能力。在比较庞大复杂的业务应用情况下,对每一个服务使用一组服务器阵列并通过集群的工作方式,实现强大的负载均衡能力。
ERP部署规划的其他要点
ERP的部署规划是非常大的一个课题,这里仅仅从三层结构设计下的服务器部署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至于数据库服务器的容错集群以及网络规划则、系统安全性规划等问题在以后的机会与大家继续探讨。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三层结构设计与ERP部署规划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