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企业的个性需求?这一直是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十分头痛的问题。完全满足,企业要什么给什么,则会使软件提供商无法形成一个标准产品;不满足,又担心会失去客户。折衷往往是解决“个性化需求问题”的唯一办法,即一部分需求满足,其余的不满足。但新问题又出来了,折衷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1998年,天津企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初与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接触,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该公司想要引入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并非传统的ERP,而是要完全满足其大量客户化定制生产的要求。因为奥的斯电梯的产品特点是,每部电梯都是按照客户要求定制的,一种用户环境下就有一种特制的电梯式样。这样就使得在ERP系统的基础文件中的标准的BOM及工艺过程很难确定,就更无从谈起依赖于标准的BOM及工艺过程而进行的MRP分解、定额领料、成本计算等。问题摆在了企之星公司的面前,是放弃这个客户,还是根据奥的斯的特点进行“ERP的定制”?
定制生产与参数化系统
企之星选择了后者。答案很简单,客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随后,企之星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开发过程。他们同奥的斯公司的信息中心、技术科、工艺科、合同工程科、采购科、财务科等进行了多次讨论分析,决定建立一套参数化系统来与ERP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建立相应的关系,即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改造ERP软件,以适应参数化处理业务的要求。
这种参数化系统的建立首先从基础静态数据开始,包括产品及物料参数化特征的项目主文件、定义依客户合同参数可选特征及选件规则的全系列BOM,与参数有关的工艺过程等。必须制定参数选用规则,也就是依据个性化数据结构字典定义的可选及可变的规律和原则,包括子件选用规则、材料选用规则、材料用量规则、工艺变化规则、图纸或设计说明参数计算规则。所以我们在此项目中从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一种参数化系统的架构,将各种规则纳入进去,使整个ERP系统成为受参数牵动的灵活应变的系统。建造这样的系统需要厂商与客户的密切配合,双方共同进行规则的提炼与实现,这是与一般传统ERP的实施明显不同的地方。
正是有了参数化系统的支持,奥的斯的客户化定制生产的ERP系统才得以顺利实施。也许,像奥的斯这种定制化生产的例子在众多ERP软件提供商的案例中并不多见,但因业务流程的不同而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却在用户中广为需要。实际上,在企业实施管理软件时,往往同时伴随着业务流程重组(BPR)。这种变化也经常会使企业提出个性化需求。
BPR与个性化
金航数码在一个机械厂就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该厂旧的采购流程是:每年的三季度末,采购部门便开始依据企业生产大纲准备第二年的生产用料,企业对采购部门考核指标有年度采购费用总量和生产缺料项目。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原材料过早进厂,积压企业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又经常出现采购漏项影响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技术手段落后。采用手工编制计划,因其产品结构复杂,在生产大纲编制后,不能及时编制出详细的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只能按产品汇总出总的采购物料清单;2)采购部门的考核指标过于粗放;3)旧的计划经济短缺市场环境下的采购策略没有及时调整。
因此,这样的采购流程必须改变。在实施金航ERP-AEPCS时,该厂主要领导与项目小组一起探讨,最终决定采用新的采购流程模式:1)采用计算机编制计划,在生产大纲编制确定后,几小时之内采购部门便可得到详细到需求日期的物料清单;2)依据物料需求计划,指定出月份采购费用指标;3)根据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调整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密切关系,施行提前订货分批分期购进。根据这个新流程,系统运行两年后,该厂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漏项造成的紧急采购。
在这一方面,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例子也被业界所广泛引用。他们在ERP系统的二次开发方面也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为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该厂曾引进加拿大Info-Power公司的I-Manufacture软件包中的五个模块:产品数据管理、库存管理、车间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但当他们想真正应用这套软件时,才发现该产品的管理思想与业务流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非常大的冲突。如果全部按I-Manufacture软件的要求来做,在经纬根本行不通。好在经纬有I-Manufacture软件的源代码,他们决定在通读源代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对MRP运算生成的计划,他们给生产管理人员留有充分确认、调整的余地。再比如,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好,采购计划不可能按照MRP运算结果执行,所以在修改后的软件中,他们将计算机运算生成的采购定单作为请求计划,由采购部门审批确认,以符合生产实际等。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操作性,且使整个系统集成度高,各模块又能单独运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后来,经纬不仅成功地应用了该系统,而且还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软件产品JW-MRPⅡ。
用户化与二次开发
在众多企业管理软件用户中,能像经纬一样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的厂商毕竟较少,也不见得很有必要。有人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分为两类,一是“用户化”,即指不涉及源程序的改动即可满足的变化,如修改报表格式;二是“二次开发”,即需要改动源程序。是进行“用户化”还是“二次开发”,企业必须慎重考虑。二次开发一般工作量比较大,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延误项目实施进程,也会影响以后的软件版本升级。一般来说,能不进行二次开发就不要进行。事实上,一些问题也不是非得要经过二次开发才能解决的。
例如,奥林岛公司在销售MRP9000系统时,针对中国企业的报表复杂、系统原有的报表生成模块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情况,不是修改系统本身的程序,而是利用Microsoft Excel设计了一些函数。当系统升级时,如果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没有变化,则Excel函数无需变化;如果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发生了变化,则只需修改相应的受到影响的Excel函数。平时如果临时需要特殊报表,只需设计一些Excel函数,而无需对系统伤筋动骨。
虽然都是“个性化需求”,但每个软件提供商和企业的做法都不一样。谁也无法为此而设计出一个公式,最重要的是企业自己要能“当家作主”,作出自己的选择。
-----------------------------------------------------------------------
充分利用客户化
在工业化大生产发展到当今这样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完全不再埋头于重复生产这样的方式里了。因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品种和类型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异,来满足人们每天都会产生的新的需求。任何一家企业只有非常关注这种个性化消费,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生产出满足客户特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奠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无论企业生产何种类型产品,无论企业属于何种行业领域,客户化定制生产的企业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客户化定制生产的模式在企业中将越来越普遍。软件企业也一样。但软件提供商面对众多不同的用户需求,要注意提炼,从一次又一次的客户化中找出用户的共性,将它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中,成为自己产品与众不同的特色,进而增加自己竞争的砝码。像企之星为奥的斯所做的客户化,就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大量客户化定制生产的ERP系统。事实上,有这种需求企业不只是奥的斯,有很多企业都有,而企之星也因这套系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客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从奥的斯裁剪ERP说开去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