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和预见环境的变化,并迅速作出响应。ERP系统提供了实现获取和分析这些动态信息的条件,但是如何处理和运用好这些信息,保持信息的敏捷通畅,使之发挥作用,还要靠精练和敏捷的业务流程。层次臃肿、作风官僚的组织机构必然无法迅速地对市场动态作出有效的响应。因此,实施ERP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调整企业内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实现工作流的精练、敏捷、通畅、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总之,有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果不对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相应的变革,就象在高速公路上跑牛车,再高级的公路优势也不可能发挥出来。ERP的定义是:“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并彻底设计业务流程,实现在关键业绩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响应速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施彻底打破旧框框的改革,毕竟是一种风险,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还会不断对业务流程有不同内容和深度的改革。因此在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一方面要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根据ERP的精神分析和优化业务流程,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阶段地进行改革。
业务流程重组有两个特点。第一,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基础上进行重组。流程重组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把与供应商有关系的流程一起考虑,因此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电子商务、Intranet)进行重组。重组的结果是消除了无效作业,缩短了流程周期,降低了管理成本,发挥了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实现业务流程重组需要有以下步骤:
◆成立有权威指导性的组织;
◆确定改革目标和范围,制定评价标准;
◆全体员工理解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策略;
◆描绘现行实际流程;
◆找出现行流程中阻碍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
◆应用信息技术设计理想的业务流程;
◆发动员工提出消除制约因素的方案,预防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表彰和启用有改革成果的员工;
◆培训和调整人力资源和组织机构;
◆新业务流程制度化,巩固改革成果。
ERP的未来——ERPⅡ
1990年,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公司Gartner Group提出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2000年又提出了ERPⅡ。ERPⅡ是集成了企业所有核心业务的一套应用软件,它在原ERP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与传统ERP不同的是,ERPⅡ几乎包括了企业所有的经营流程,有机集成了企业前、后台的全部资源,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不象ERP只是面向制造业等几个行业。
ERPⅡ的另一特点是引入了“协同商务”这一概念。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可在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与多家合作伙伴共享、交换信息。例如,一家主要负责生产的企业可借助供应商提供的有效数据,适时开发出市场所需要的新产品。同时,协同商务还可以帮助企业尽快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
ERPⅡ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因此,企业就没有必要每隔两年就对整个系统升级,而是只更新那些需要的部分;ERPⅡ系统还增加了CRM等内容,以保证企业前、后台资源的有机集成。ERPⅡ的出现并非偶然。ERP经过了MRP(材料需求计划)和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生产管理技术,直到今天ERP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成功运用,这些都给ERPⅡ的出现创造了条件。ERPⅡ的出现,会带来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企业的资源管理及信息管理更进一步,并促进传统企业向“电子企业”转化。
在我国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它将是对每一个企业的严峻考验。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ERP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逐步普及,ERP系统在我国必将有大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BPR和ERPⅡ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