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80年代初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概念以来,衍生于MRPII的ERP(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理论已为人们所逐渐了解, ERP超越了传统MRPII的概念,吸收了准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等新的管理思想,扩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范围,除财务、分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外,还集成了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多个系统,是企业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ERP软件也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企业中,部分企业的成功实施起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及优化生产能力的作用。近年来,电子商务热潮涌动,电子商店、在线交易、自助服务等新概念层出不穷,BtoC、BtoB、BtoG等新模式方兴未艾,Internet技术日渐成熟。ERP软件如何转变以适应这一全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与ERP之间,是毫不相关、相互矛盾,还是包容抑或替代关系?有人说:ERP尚未普及,何谈电子商务?也有人说:ERP已是昨日黄花,必将为电子商务所彻底替代。孰是孰非?摆在IT界、企业界和管理界面前的这一课题,对于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完善管理平台以及ERP软件商升级产品、顺应形势要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意图抛砖引玉,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企业竞争环境、管理重心和商务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管理软件本身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载体,带给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帮助管理者突破能力局限。因此,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管理重心和商务模式的变革促使ERP软件不断创新,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1. 竞争环境改变
1)竞争核心---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传统工业时代企业关注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是产品的竞争,现在的企业关注的是如何以更短的时间适应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如何在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服务竞争已经超越产品竞争。
2)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竞争到供应链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演变为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管理的范围不但包括自身的资源,还要延伸我供应商和客户。
3)竞争资源---从传统人财物竞争到知识、信息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知识英雄,知识型企业这样一些新的形态的出现,意味着知识、信息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如何能够最大限度最快获取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将来是否能够获取持续的发展,成为长寿公司。
2. 管理重心迁移
1) 从生产管理到供应链管理。在传统工业时代,企业强调集中内部资源,满足生产需要,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大众市场(Mass Marketing)已不复存在,生产过剩已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和多样性,生产将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而是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企业越来越强调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管理的核心也转移到供应链管理上来,
2) 从产品中心到客户中心。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以前企业之间的内部协作和交易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科层制是这一方式的典型代表。现在所有的业务唯一导向就是以客户为中心。
3) 从离散管理到集约管理。管理必须从单个节点拓展到整个体系,信息必须从离散走向集约。统一全集团体系内业务流程,提高全集团的运行效率,整合内外部资源,是大型企业迈向虚拟、敏捷和互动形态的前提。
4) 从大而全到业务外包。在专业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企业之间必须创立外部协作关系。通过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实现核心价值利润的最大化。
3.商务模式转化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的产物,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所关注的要素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商务 | 电子商务 |
文秘型管理 | 自我服务型管理 |
关注后台(企业内部) | 关注前端(客户关系) |
关注业务记录 | 寻求商业智能 |
地区化管理 | 全球化管理 |
4.e化的企业与i化的产品
电子商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每个企业带来挑战,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取向,重新构建业务模式,建立快速设计、生产、配送、交付模型,优化营销、后勤、物流和服务体系。不仅从信息平台,而且从文化、观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资源等方面进行更新和重组,塑造一个适应网络经济的e化的企业。
与此同时,IT领域也将重新洗牌。在电子商务领域精细分工模式下,IT厂商如果不能提供其中某一类产品,如运行平台、接入服务、交易场所、安全认证、前后台应用等,终将落伍直至难以生存。及时i化产品,升级营销、服务模式,是每一个厂商的当务之急。
(二)传统ERP与iERP
从前面的叙述不难看出,ERP的双重核心---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均已发生极大的变化,详见下表:
要素 | 传统ERP | iERP |
管理重心 | 生产管理 | CRM+SCM |
管理范围 | 单个企业 内部资源 | 整个集团体系 可拓展到供应商和客户 |
管理层次 | 后台应用 | 前端+后台(FRONT&BACK)的端到端应用 |
管理时效 | 关注业务记录(事中、事后) | 寻求商业智能(事先) |
信息流向 | 离线、静态 | 在线、互动 |
生产环节 | 重复生产 | 柔性制造 |
销售环节 | 被动式营销 | 交互式营销 |
技术架构 | Mainframe或C/S+DBMS 依赖单一平台 | JAVA+B/S+ Internet数据库 跨平台运行 |
应用目标 |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提高客户满意度 |
实施周期 | 长(多级分布式应用,所有客户端需安装) | 短(集中式处理,客户端无需安装) |
实施风险 | 高 | 低 |
总体成本 | 高(尤其是维护成本) | 低(零维护) |
是否支持Internet | 否 | 是 |
是否支持电子商务 | 否 | 是 |
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要求得以扩展,为每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制造、服务也已成为现实。电子商务又使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传统的ERP关注企业生产制造环节,注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产量,在销售的理念方面是把商品推向消费者。这种旨在整合、控制内部资源的解决方案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身处网络经济竞争前沿,企业亟需关注的是拉动市场、网络销售、客户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成为注意力经济(MindShare)的赢家。因而,传统ERP软件管理思想、应用模型以及技术手段已经滞后,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被以iERP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所替代。
iERP融合了最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及INTERNET技术,从管理思想、应用模型及技术手段三个方面彻底的解决了传统ERP的瓶颈,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最低的解决方案。iERP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包含企业级财务管理、制造管理、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能适应大型、集团型企业分布式、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并能满足企业的跨国、跨地应用。贯穿其中的JAVA技术和面向INTERNET的数据库技术将使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安全性和扩展性,可以使iERP完美的与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整合应用,成为INTERNET时代最有效、最易用的企业管理工具。先进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可将企业级应用从原有的办公桌面,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终端、甚至移动电话、PDA、信息家电等新型的终端产品。它将以其更简易的操作性、更好的伸缩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iERP改善了供应链中各部分间的沟通,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满足了企业多元化制造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实现企业体系化管理和分布式应用,为企业运筹内外部资源,提高客户满意度,迎接全球化的竞争和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用一个简易公式描述ERP与iERP即为: iERP=ERP+iSCM+iCRM
(三)iERP与电子商务的互动
1.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于是,企业纷纷搭建网络,开通网站,发布信息,开展网上直销。在做了这些之后,许多企业发现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与期望值相距甚远,个中原因虽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还没有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全部内涵和真实本质,忽视了企业内部流程与外部交易的整合。而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企业利用电子方式在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在线交易、相互协作和价值交换。上图(以BtoC为例)所示为企业的目前模式,客户可以在网站下达订单,并传递至ERP系统(有些传统ERP可接受电子订单),而企业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之间采购请求、外协外制、货物供应、产品配送等仍然是通过传统方式,未能实现网络化,游离在交易链之外。实现在线购物仅仅是电子商务的简单呈现,后台应用仍然效率低下,电子商务的即时性无从体现,整个交易链是断裂和脱节的。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可能所有竞争对手都是在线商家,用户移动鼠标即可轻易转向竞争对手。在如此竞争环境下,一个快速、柔性的交付模式和流畅的后勤系统和配送体系将是取胜的关键。另一方面,前端只能接受简单购买指令,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追踪、记录客户购买行为,开展客户购买喜好的研究分析,从而实现交互和优先销售;同时,缺乏客户自助服务(SELFSERVICE)的网上营销,没有实现个性化、专门化的具体服务,难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
2.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
上图显示的是真正的在线交易模式(BOL)。从客户到供应商完全连通,企业内部流程与外部交易完全一体化。通过客户关系管理(iCRM)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研究消费行为,前瞻地、全局性销售预测;形成一对一有效目标市场,发掘客户价值;帮助客户自助服务;集成呼叫中心(CALL CENTER),实现服务快速响应。通过供应链管理(iSCM)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分销资源计划(DRP)实现协同销售,畅通销售渠道;供应商看板管理(KANBAN)使物料需求状况实时传递给供应商,实现零库存。iERP将企业的传统业务和管理网络化,连接前后端,成为整个交易链的中枢。透过网络,客户的要求或订单,理论上可以零等待地传递至整个供应链,交易和供给几乎同时发生;透过网络,企业内外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直至消失。这样一种模式,真正体现了网络经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和电子商务端到端的实质。
小结
电子商务拓宽了ERP的外延,使之从后台走向前端,从内部走向外部,从注重生产走向注重销售、市场和服务。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把ERP带入到一个新的领域。CRM和SCM将成为ERP中最重要的系统。
未来几年内,将是ERP大转折、大发展的阶段。市场份额重新划分,不能适应这样要求的传统ERP将被摒弃、淘汰。后起之秀将成为推动电子商务的中坚力量。
完全离开ERP的电子商务必将流于失败。仅仅实现前端网上交易,而内部业务和管理不能网络化与之配套、整合,电子商务只能成为空谈。
iERP代表ERP软件的最新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组成、关键环节和强大引擎,它与企业门户完善集成,为企业实现端到端的在线商务模式(BOL)。
iERP与电子商务互相融合、互相推动。iERP帮助企业规范内部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同时延伸至企业外部和前端,为企业全面实现电子商务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世纪门槛,企业需要深刻认识电子商务与ERP的内在关联,并以此指导电子商务的循序实施,避免陷入IT误区。ERP厂商更需抓住机遇,创新产品。惟如此,方可直面网络经济,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iERP与电子商务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