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中的内部银行可以为企业自动核算资金占用的成本,为企业内部绩效考评和各种决策提供关于资金管理的准确信息。
----在上两期的文章中,我们陆续介绍了ERP系统中的资金管理及其应用: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本文将着重讨论ERP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建立内部银行的模型来有效地监督、控制、评估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
----内部资金占用
----在企业的运作中,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都会由于业务和日常工作的需要,要求财务部门对外进行收付款。资金收付本身及收付款的时机显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 而资金占用的费用又是影响企业损益的重要因素。 所以,必须在公司内部寻找并确认占用资金或贡献资金的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 并更进一步分析各个合同的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对合同客观量化的分析,从而达到对各部门业绩的正确考核。
----企业对外举债会产生利息费用, 对外放债又会得到利息收入。 这将在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 然而,自有资金(包括股本、公积金等)的使用也存在机会成本, 但在外部报表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得到反映。 所以在资金管理中分析内部各部门(甚至到业务员)的资金占用费用时,应包含自有资金的使用成本。
----在ERP中,通过自有资金虚拟利润中心,代表公司所有者向公司收取自有资金使用的成本(参见本文“资金使用的六层结构”)。
----注:利润中心和下文中的主合同都是ERP管理会计模块中的主体。关于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集成的具体内容,请参见本刊上期《ERP中的现金流量表》。
----内部银行
----内部银行是核算内部资金占用的组织结构。很多企业在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内部银行,这些内部银行存在实体和财务人员,负责收付款项的对内核算。在ERP系统中,内部银行是一个利润中心。和原有的核算组织方法不同,ERP系统中内部银行不需要财务人员逐笔核算收付。作为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模块的一部分,内部银行接收业务和财务的数据,自动核算内部银行存贷款余额和利息。
----注:关于资金管理模块自动接收并转换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的内容,请参见《ERP中的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的六层结构
----如图1所示,ERP将资金的使用所涉及的对象分成如下六个层次管理:
----第一层 自有资金虚拟利润中心 代表公司所有者向内部银行收取自有资金使用的成本。
----第二层 内部银行 统筹运用资金,对公司整体的资金运作(现金预测、投资、举债、股权)负责,并向各利润中心收取资金使用费用。
----第三层 部门 当部门内部各利润中心存在存贷款不平衡的情况下,该部门从内部银行获得利息补贴。
----第四层 各利润中心 公司内部的利润中心只对自己造成的资金使用或贡献负责。
----第五层 主合同 核算每票业务的具体损益,包括内部银行利息。
----第六层 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 每票主合同(预算单)下,和外部供应商或客户签定的采购和销售订单是业务部门产生资金占用的原因。
----图1中粗箭头分别代表了现金流入和流出。除了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的现金流量之外,各利润中心还会有购买固定资产、报销间接费用等产生的现金流量。
----图1中细箭头则代表了利息成本流在各层结构间的归结:
---- 当企业对外借款发生利息支出,或者银行存款收到利息收入时,一律记入内部银行中。用实线箭头是为了表示外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都存在这项成本流。举例来说,由于公司资金的需要,将某个利润中心的票据贴现,这时贴现息仍然记入内部银行而不是该利润中心。因为内部银行负责公司整体的资金运作,而各利润中心只需面向内部银行而不用面对外部融资机构。
---- 自有资金虚拟利润中心向内部银行收取自有资金使用的成本。用虚线箭头表示该项成本流仅在管理会计中发生,和财务会计无关。
---- 内部银行向各利润中心收取固定资产购买、间接费用等现金流出所应支付的利息成本。
---- 内部银行向各主合同收取或支付的利息成本或收入,这些利息是由于合同货款、直接费用等收支造成的。当然这些利息也会归结到相应的利润中心上。
---- 内部银行支付给部门的利息补贴。请参见下文“部门利息补贴”。
----所有上述的六层结构以及利息流,最终的目的是在利润中心和主合同的损益表中,能够将资金占用(或贡献)的利息准确地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内部银行的损益表,客观地评价公司整体的资金运作效率。
----内部银行利率
----从理论上讲,ERP中的内部银行和外部银行不同,它既没有营运成本也没有利润要求,应该不存在存贷款利率的差异。但是在实际企业运作中,人们往往已经习惯了存贷利差,因此ERP的内部银行利率也允许存款和贷款两种利率的存在。利率还可以按月调整。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因为利息需在主合同层次上核算,然而一个利润中心可能有很多单主合同,这就意味着从总体上看有存款余额的利润中心,它的某单主合同可能正在按较高的贷款利率借款。有鉴于此,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按每笔现金流量计算利息,而利率水平取决于该利润中心整体的存贷款水平。也就是说同一个利润中心所经营的不同主合同可以拆借资金—— 即系统将汇总一个利润中心相关的所有主合同来决定每天是采用存款还是贷款利率(参见图2“利润中心二”中利率随存贷款余额的波动而变化)。
----内部银行利息计算实例
----某公司业务部800-Q有两个利润中心,分别是800-Q01和800-Q02。
----2000年6月该公司内部银行存款利率2%,贷款利率6%。两个利润中心2000年6月各发生的业务见表1、表2。
----根据存贷款利率决定的规则,他们本月适用的利率分别如表3、表4。
----他们本月的利息损益如表5、表6。
----系统将每一笔现金流量所引起的利息费用或收入,分别记到了每一票主合同上,同时每个利润中心所经营的主合同之间仍旧做到了资金的共享。
----假如主合同800001只发生过上述业务,那该主合同包含资金占用利息的利润情况如下:
----主合同 800001
----产品销售收入(1100000+280000+1000000 表1) 2380000
----减:产品销售成本(780000+200000+750000 表1) (1730000)
----加:内部银行利息收入(904.11+153.42 表5) 1057.53
----利润 651057.53
----部门利息补贴
----对于某些业务部门,资金使用在部门内部不平衡——有些利润中心总是先付款后收款,而同一部门内另一些利润中心总有内部银行存款。采用上述计算方法,会引起整个部门的利息支出增加。如图2中先付款后收款的利润中心要按较高的贷款利率支出利息(利润中心二),而同一部门的其他利润中心只能按较低的借款利率收取利息(利润中心一)。
----ERP系统中根据这种情况,允许在部门内部共享资金。具体做法如图2。系统根据整个部门的内部银行存贷款余额确定利率,重新计算出该部门整体的利息支出;并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该部门的利息补贴收入直接记入该部门。
----以上述计算实例来说,业务部门800-Q总体上始终处于内部银行有存款余额的地位。但是就利润中心800-Q01来说,由于其在6/05~6/15之间为内部银行净贷款,所以对于这段时间它要按贷款利率支付利息。所以系统根据部门总体利率计算部门利息补贴如表7、表8。
----部门合并计算的利息总额
---- (5100000×30-5000000×25+1100000×15+280000×10)×2%/365 2591.78
----减:分利润中心计算的利息总额 (见表5,6)
---- (11232.88-12328.77+904.11+153.42+1643.84) 1605.48
----部门利息补贴 986.30
----该笔部门利息补贴将被直接记入部门800-Q。
----年终上缴利润
----如图3所示,每年年终,各利润中心将其在内部银行的存款余额中相当于本年利润的部分上缴自有资金虚拟利润中心。上述本年利润不包含内部银行利息。如果本年是亏损则减少其贷款余额。
----举例来说,利润中心当年利润RMB5000000, 如果全部实现现金流量,那该利润中心在内部银行应该刚好是存款余额RMB5000000。年终上缴利润RMB5000000, 下一年它的内部银行存款从0开始。如果它在内部银行中的存款余额是RMB4800000,这说明它有净RMB200000的利润未以现金流量的形式实现, 虽然根据权责发生制,本年对该利润中心的绩效考核以RMB5000000(还应加上内部银行利息收入或支出)为准,但上缴利润后,该利润中心以内部银行贷款RMB200000开始下一会计年度的利息计算。反之,如果该利润中心在内部银行的存款余额是RMB5300000,代表有净RMB300000的预收或迟付,所以通过年终上缴利润,下一年它以存款RMB300000开始。
----如图3所示,上缴利润后各利润中心只结转了非权益类的资产负债科目,所有的权益(包括本年利润)都保留在自有资金虚拟利润中心里。这样外部会计和资金管理之间保证了完整的勾稽关系。
----固定资产的利息核算
----上述的概念都以经营性的现金收支为例,和业务活动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于资本性的现金收支,也必须核算资金占用的成本。此时我们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不变,但是情况会有所不同。比较常见的资本性支出是固定资产的购置,对于它的分析将涉及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
----举例来说, 利润中心800-Q03购入固定资产,原值RMB180000.00,折旧年限3年,预计残值10%。假定该利润中心仅此一项活动,无其他收支。该利润中心的财务情况如表9。
----从表9和图4可以看出,根据上述内部银行的核算规则,资本性现金支出的资金占用随时间和固定资产净值一起减少,利息也逐年递减,这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如果考虑投资回报的现金流,我们将得到包含内部银行利息的项目损益表。这将是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更合理的投资决算报告。
----综上所述,ERP中的内部银行可以为企业自动核算资金占用的成本,为企业内部绩效考评和各种决策提供关于资金管理的准确信息。
----上文中关于内部银行的阐述是以商贸企业为蓝本的,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除了不存在主合同这一层外,其他概念和应用都是一致的。
表1:800-Q01 (2000年6月发生业务) | |||||
日期 | 业务 | 主合同编号 | 现金流 | 产品销售收入 | 产品销售成本 |
5/31 | 上月内部银行存款余额 | 800000 | 4100000 |
|
|
6/05 | 支付采购货款 | 800000 | (5000000) |
|
|
6/15 | 销售并收回货款 | 800001 | 1100000 | 1100000 | 780000 |
6/20 | 销售并收回货款 | 800001 | 280000 | 280000 | 200000 |
6/25 | 销售尚未收到货款 | 800001 |
| 1000000 | 750000 |
6/30 | 月末结账 |
| |||||
表2:800-Q02(2000年6月发生业务) | |||||
日期 | 业务 | 主合同编号 | 现金流 | 产品销售收入 | 产品销售成本 |
5/31 | 上月内部银行存款余额 | 800002 | 1000000 |
|
|
6/30 | 月末结账 |
| |||
表3:800-Q01(2000年6月内部银行利率) | |||
日期 | 内部银行余额 | 利率 | 适用的天数 |
5/31 | 4100000 | 2% | 5 |
6/05 | (900000) | 6% | 10 |
6/15 | 200000 | 2% | 5 |
6/20 | 480000 | 2% | 10 |
6/30 | 480000 |
|
|
| |||
表4:800-Q02(2000年6月内部银行利率) | |||
日期 | 内部银行余额 | 利率 | 适用的天数 |
5/31 | 1000000 | 2% | 30 |
6/30 | 1000000 |
|
|
| ||||
表5:800-Q01(2000年6月内部银行利息) | ||||
日期 | 现金流量 | 利率乘数 | 利息=现金流量×利率乘数 | 主合同 |
5/31 | 4100000 | (2%×5+6%×10+2%×5+2%×10)/365 | 11232.88 | 800000 |
6/05 | (5000000) | (6%×10+2%×5+2%×10)/365 | (12328.77) | 800000 |
6/15 | 1100000 | (2%×5+2%×10)/365 | 904.11 | 800001 |
6/20 | 280000 | (2%×10)/365 | 153.42 | 800001 |
6/30 |
|
|
|
|
| ||||
表6:800-Q02 (2000年6月内部银行利息) | ||||
日期 | 现金流量 | 利率乘数 | 利息=现金流量×利率乘数 | 主合同 |
5/31 | 1000000 | 2%×30/365 | 1643.84 | 800002 |
6/30 |
|
|
|
|
| ||
表7:业务部门800-Q现金流 | ||
日期 | 现金流 | 主合同编号 |
5/31 | 5100000 | 800000, 800002 |
6/05 | (5000000) | 800000 |
6/15 | 1100000 | 800001 |
6/20 | 280000 | 800001 |
6/30 |
|
|
| ||
表8:业务部门800-Q内部银行余额 | ||
日期 | 内部银行余额 | 利率 |
5/31 | 5100000 | 2% |
6/05 | 100000 | 2% |
6/15 | 1200000 | 2% |
6/20 | 1480000 | 2% |
| |||||
表9: 800-Q03 | |||||
年份 | 购置 | 1 | 2 | 3 | 4 |
年末存贷余额 | (180000) | (126000) | (72000) | (18000) | (18000) |
固定资产期初净值 |
| 180000 | 126000 | 72000 | 18000 |
年折旧费用/本年亏损 |
| (54000) | (54000) | (54000) | - |
固定资产期末净值 |
| 126000 | 72000 | 18000 | 18000 |
利息(利率3%) |
| (54000) | (3780) | (2160) | (540) |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中的内部银行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