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评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介
天狮集团组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1992年组建的天狮经济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初挺进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业务渠道辐射世界近180个国家及地区,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与美国、德国、马来西亚、西班牙、埃及等十几个境外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注册了34家分公司,下设1800多家专卖店。天狮牌系列产品在全球拥有900万人的稳定消费群体。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本地化、制度化的管理成为了天狮集团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天狮拥有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礼仪型的战无不胜的国际化团队,在全球拥有5000多名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才中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雇员达35%以上。
天狮集团以尖端的生物技术为依托,致力于发掘祖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精髓,在全球开发了包括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家居用品、美容化妆、保健器械在内的五大序列近200种产品。集团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下属企业天狮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企业拥有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多项生产技术、工艺位居国内外先进行列,曾多次获得国内国际荣誉及奖项,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定为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信誉双保障企业,并被联合国自然科学院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企业荣誉称号。
更多介绍详见:www.tiens.com
2、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 天狮集团 | 邮 编 | 301700 |
企业地址 | | 公司网址 | www.tiens.com |
二、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 业务流程的不确定性:天狮是高度创新的企业,高度创新的背后所隐藏的,就是业务流程的地不确定性,不确定及多变是IT所面临最大的难题。企业要确保制定的IT战略与业务战略相一致。而全球性的IT应用方案,一定是根据业务模型需要而来的。
2 世界各地分公司的网络基础条件差异大:IT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建设环境才能确保其效能,然而非洲多数国家的无固定接电话,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五ADSL只用56K电话拨号上网,通讯质量及能力都是IT搭建应用系统最大的挑战。
3 实时数据采集能力薄弱,由于各地业务模式的差异化大,信息管理系统迥异,造成一个一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的信息无法穿透,使高层无法对区域进行实时地监控,造成的决策的偏差,加剧了全球一体化管理的难度。
三、信息化历程及愿景
图 天狮信息化历程及愿景
图 天狮未来的IT系统架构
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先工程情况介绍
1、目标与方针
1.1天狮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的总体建设方向:
·提升企业运作及管理能力;
·通过对业务情况一致,正确及时的汇报来改善业务管理能力;
·通过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将企业管理标准和制度固化及贯彻执行;
·通过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支持天狮的高速发展;
·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全球主要分支机构及商业客户;
·运用电子商务作为新的销售及会员管理渠道;
·通过对主要技能方面的大力支持来增强集中管理能力;
·改善现有数据的素质,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共享性;
·使IT部门能适应业务部门的快速多变的业务需求并及时的给予支持;
·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来改善风险管理和增强产品;
1.2天狮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的总体建设方向:
·易于维护、易于管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设计应遵循高效、安全、简单、便捷的原则;
·可扩展性:系统的设计,必须是开放的、标准的、适应性强的,随着业务量的扩展或开展的业务种类的增长,系统应该能够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以适应新业务的发展。软件应能支持硬件系统性能升级与数量扩充;
·可靠性:系统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增加设计,提高质量和控制业务流程等多种手段加以保障。系统必须要保证其工作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保证常年的不间断运行;
·易用性: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简单性原则,即系统组织简单易懂、明晰,方便用户的使用;
·高效性:系统应在合理的性价比下,至少满足系统性能的需求;
·安全性:系统应当在技术和管理上确保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安全;
·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系统在设计中应遵循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思想;
·跨平台原则: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多平台应用的复杂性,系统应能够支持目前主流的应用平台。
2、系统基本架构蓝图
项目以ERP为核心,整合外部供应商、客户、企业门户、E-HR、OA、网上结算等外部内部应用系统,实现多系统的应用整合,完成企业各类信息的互通互联。
整体上,采用基于ORACLE E-Business Application Suit 11i产品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实施和个性化定制开发。整体系统架构蓝图如下:
针对企业业务现状,提出ERP系统实现的核心业务流程:
2.1、总体规划
业务需求 | Oracle 模块 |
财务核算 | Oracle总账管理 Oracle应付账管理 Oracle固定资产管理 Oracle现金管理 Oracle桌面集成系统(ADI) |
财务分析 | Oracle财务分析 |
物流管理 | Oracle采购管理 Oracle库存管理 Oracle订单及发运管理 Oracle销售分析 |
销售分析 | Oracle销售分析 |
制造管理 | Oracle配方管理 Oracle计划管理 Oracle车间管理 Oracle质量管理 Oracle成本管理 |
其他 | Oracle预警管理 |
2.2系统实施的范围:
| 总部 | 区域 物流 | 区域 制造 | 国内 分公司 | 国外 分公司 |
财务核算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财务分析 | 是 | | | | |
物流管理 | 是 | 是 | | 是 | 是 |
销售分析 | 是 | 是 | | 是 | 是 |
制造管理 | 是 | | 是 | | |
2.3项目的阶段划分:
项目过程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进行,整体方案设计阶段、总部实施和试点分支机构实施阶段、系统优化和推广阶段。
3、详细介绍
为适应天狮集团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通过全面实施全球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来支持企业的高速发展,以达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
天狮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立项于2002年,并在2003年7月开始第一期的实施,于2005年7月完成第三期的实施, 2006年6月、12月和2007年6月分别完成第四、五、六期的实施和维护。
天狮全球一体信息项目包括的范围:
·ERP子系统:包括财务,物流,制造三大业务管理;
·CRM子系统:包括所有会员管理,会员营销业务的管理;
·Portal子系统:统一的系统访问界面。
天狮ORACLE EBS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满足天狮集团公司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业务的快速增长,统一规范每个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方式,达到各个业务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强公司对下级单位的业务控制与指导,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的需要。
天狮ORACLE EBS系统应用与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公司运营的各个关键领域。最大限度的消除信息孤岛,整合集团的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全球信息化系统对旧有的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为了实现信息一体化的目标,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机制,必须打破各个业务部门间原有的各自为战的信息壁垒。能够实现这样巨大的转变,源于集团决策层领导实施改革的坚定决心、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实施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以及业务管理团队的全力支持。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价值,而成功的企业是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企业,所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流程改造的依据就是是否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价值链。
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存在两类业务流程:关键业务流程,和一般业务流程。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关键业务流程,而一般业务流程是指每个企业运营中都会碰到的业务处理流程。例如,对于天狮的财务部门而言,资金预测、调度和计划就是关键业务流程,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就可以视为一般业务流程。对于这两种流程,分别的客户化策略如下:
关键流程:因为会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流程,如果Oracle的功能未能符合时,应该考虑Oracle系统的客户化或做外挂程序,以顺应关键流程的需求。
一般标准流程:应尽量运用Oracle标准流程所提供的标准功能,也就是讲重新改变企业的既有流程,以减少无效益的投资,同时吸收软件的Best Practise(最佳业务模式)避免系统维护时的困难。
4、经验总结
天狮的ERP信息系统实施,自2002年开始选型,经历了选型、整体规划、试点实施、全面推广、持续优化等几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总经此过程的心得和体会以为大家参考。
4.1 选型的成功是ERP成功的关键:
天狮的信息化建设,事先确立了一套科学的选型流程和选型方法,由企业内部主要业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外聘专家共同组成选型小组,向企业最高决策机构汇报,选型小组经过需求梳理、专家论证、供应商沟通、供应商初选、招投标和评标等一系列的选型流程,每一阶段都生成选型阶段报告,向决策委员会汇报进展并争求进一步的工作建议,不断修正和调整选型的具体指标方法。
在选型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软件供应商和实施商从产品适用性、公司规模、技术水平、综合成本、实施服务承诺、样板客户反馈等多个维度,由选型小组成员和专家打分评估。重点关注软件产品的弹性和对国际化、业务流程变化适应性的评估,这样的评估体系和方法,照顾到了项目短期的可行性,并保证了在系统在长期的可持续建设和对企业与业务发展变化的适应。经过评估,最终确定选择ORACLE的ERP产品,事实证明,这一系统自2003年开始实施上线,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几年中,都很好的适应业务的变化。
4.2 信息标准化是ERP成功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信息标准的制定和推动,是信息化成功的最基本要素。编码的分类与取值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信息编码是否规范和标准影响和决定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性能。因此,编码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考虑,达到全局优化效果。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原则,建立适合和满足本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编码体系和标准。天狮集团在信息化的初期,梳理了包括产品编码、批次编码、客户编码、组织架构、库存编码、财务科目编码等一系列标准化编码体系。而这些标准化的编码体系在后期的应用整合、信息统计和智能分析等项目中带来极大便利性。
4.3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论: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规划应考虑到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适度超前,但在建设地过程中,应遵循先简后繁的原则,从基础的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做起,将整体项目分成几个大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阶段与阶段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在阶段之后应重新回顾项目的进展,并适度调整和规划和方向。
而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又设立若干里程碑,每个里程碑都有明显的项目产出物,项目的里程碑式划分有利于对项目进度的控制,在项目的进展中,通过对各个里程碑的产出物测试和验收,控制好每个里程碑的质量和进度,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整个项目阶段的质量和进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天狮集团全球信息一体化项目-天狮集团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24844.html